地铁、外环、国际班列……交通运输现代化,徐州这么干!
按照省工作部署
市交通运输局日前拟定了
《徐州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徐州给自己定下了这些
“小目标”
🚩🚩
到2025年基本实现
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到2030年基本实现
交通运输现代化
到2035年全面实现
交通运输现代化
未来
徐州交通将迎来哪些变化
涉及哪些重点项目?
咱们一起来看~
加快多层次轨道线网建设,大力争取徐菏高铁规划建设,按计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及3号线二期工程建设,科学谋划市(域)郊铁路建设;
优化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徐州外环公路(北环段和西南环)、344省道(铜山段)、324省道(徐州至丰县)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
积极推进东部绕越高速公路建设,统筹谋划徐临、徐阜、徐商、丰沛、台睢等高速及汉源大道、大学路、徐丰公路(城区段)快速化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顺堤河港区二期工程等多式联运型物流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国际班列、五定班列和集装箱运输,发挥铁路和水运比较优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打造绿色出行模式。
发展毗邻公交,推动区域一体化。
推进“轨道+公交”两网融合,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加快旅客联程运输。
建设徐州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数字化出行服务系统,加强智能化管养体系建设。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
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工程。
依托淮海国际港务区等板块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壮大现代物流业,发展临港、临空产业。
统筹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证照分离、一网通办。
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探索推行综合执法新模式,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按照规划,到2035年,徐州将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支撑引领徐州经济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1日连通全球重点城市、3小时连通全国重点城市、2小时连通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连通淮海经济区城市。枢纽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全国领先。形成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体系和以高铁物流、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标志的货运体系。
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发达城市水平,实现运输生产碳达峰向碳中和迈进。
力争运输安全“零死亡”。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构建高效交运体系
徐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