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让“微笑曲线”翘得更高!
你知道吗
现在几十吨的机械设备
也能“私人定制”了
在徐工挖机智能制造车间
只要8分钟
一台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
小型挖掘机就组装完成了
如今
这种“定制”服务
已经是不少制造业的“日常”
也是服务型制造
延伸服务触角的一个缩影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传统的“生产型制造”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型制造”正逐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
徐州工业基础雄厚
制造业企业众多
而随着制造市场趋于饱和
单纯的加工、销售设备
已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产业经济领域的“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在产业链中,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即研发和市场;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三分之一,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三分之二。
足以见得在制造中
服务环节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向服务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制造业企业拓展盈利空间、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开拓市场,要靠产品,更要靠服务。好的服务,在增强客户黏性的同时,还可以让企业持续获得用户价值,从而提高利润率。
作为全国挖掘机制造的佼佼者,徐工挖机由制造向服务转型的探索之路对不少企业都有着借鉴意义。
借助于挖掘机制造优势,徐工挖机对精细化服务范围进行了纵深拓展,除了常规的售后服务,还下设了专业的设备租赁、备件经营、检验检测等公司或部门,开展了“同盟军”建设。
以租赁服务来看,因动力、油耗、功率等方面的优势,设备获得市场青睐,而对于一些短期工程来说,购买设备带来的运营成本过大,但若是换成租赁设备的形式,既能保证设备的优质,也能省下一定的运营成本和后期维护压力。
在一系列服务的加持下,徐工挖机经济效益显著,今年上半年服务业收入已超10亿元,近三年的企业净利率更是实现了从1%到8%的飞跃。
其实不止是机械制造业
以“服务为先”实现价值销售
逐渐成了很多企业的“标配”
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其本身生产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专业优势,成立专业节水服务子公司,通过智慧灌溉综合服务,让客户灌溉效率较之前提升3—8倍,节约50%以上人工成本。
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完善和拓展服务制造体系,服务收入连年增长达到30%以上,逐步完成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总承包服务商的拓展提升。
这些转型的成功经验也都说明,制造业企业以产品制造加工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是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其产品生产优势将成为其服务的“奠基石”,产品也成为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元服务的载体,在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时,使自身获取更多收益。
思路变,天地宽
制造业要从“生产型”
转向“服务型”
不能“来者不拒”
要紧密结合
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
增加服务要素
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
打造独特竞争优势
精创电气转变经营理念,融入服务,为其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和使用价值,专属个性化信息增值服务为客户带动销售额增长30%以上,这也让其将全国30%以上的冷库控制系统,40%以上的医药柜、商超柜市场份额收入囊中。
在服务型制造中,从顾客角度出发,深度挖掘服务制造链中的需求痛点为企业打开的服务新天地还不仅于此。
制造业企业要由制造导向向用户需求导向转变。此时,用户需求既是生产经营的目标、服务化转型的方向,也为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型制造提供了创新源泉。
目前,我市也在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培育示范企业,鼓励企业依据自身定位、产业布局创新拓展其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
徐州东大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产品设计、方案咨询、项目承接、建设运营等系统解决方案的总集成总承包模式;
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着重发展的以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协作的共享制造模式。
除此以外,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等服务模式正在制造业企业“生根发芽”,这些以客户需求衍生的新模式加速了制造业企业的“蝶变”之路,也为其他先天优势并不突出的制造业提供了破局同质化竞争、拓展盈利空间的新思路。
随着数字经济在徐州的全面布局,服务型制造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迎合市场、迎合客户,还要顺应时代趋势,借力数字化驶入转型“快车道”。
数字技术的应用除了可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更高效便捷,让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以外,也打通了企业内部的各领域、各环节,帮助企业可以动态掌握产品状态和用户使用状况、需求变化,进而在更多的制造环节衍生出增值服务。
徐工挖机的“智慧服务实施作战指挥平台”上,系统实时更新着企业服务的核心指标、故障响应监测情况、国内服务需求地图、本月服务过程时效。数据平台上汇集的数据,平台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迅速采取措施,保证服务水平。
平台的赋能让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数据成为了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生产迈向高附加值服务的“助推器”,但我们仍要看到,在行业内来说,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服务型制造来说,这场转型是一场奋力向上的“攀岩”。
破除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隐性壁垒,企业要更加注重数据赋能。下一步,徐州将通过培育储备一批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应用的优秀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入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服务为先
客户为本
数据赋能
让我们期待徐州产业
攀向“微笑曲线”更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