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一学校的课堂上,老师拿出了锅铲、电磁炉


接下来,就轮到了学生们亲自动手烹饪。他们分为四个小组,团结协作,分别负责打蛋、掌勺、传递食材等工序,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西红柿炒鸡蛋。菜肴出锅后,学生们一起品尝这道别具意义的菜肴,舌尖的香甜味道化为了劳动的乐趣与喜悦。
一位小同学说,他平常觉得西红柿炒鸡蛋很普通很简单,亲手做了才知道炒菜没那么容易。通过实践活动,他意识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以后会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据介绍,新学期以来,县城西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适合于各年级学生的劳动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开设了系鞋带、整理书本、打扫卫生等课程,高年级则开设了烹饪课。接下来,学校还会推进家校携手,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切实让学生们学起来、动起来。



小小的家务活中有着大大的学问,在认真学习整理技巧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奇的感叹,并纷纷表示自己以后也要按照学到的方式做好整理,这些小事就不再需要麻烦父母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近日,睢宁县第四小学举行了“走入田间 乐在心间”快乐农庄秋播仪式。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垦、翻地、拔草、播种、浇水……
一粒粒种子,播撒出师生的浓浓热情; 一畦畦田地,开辟出别样的教育乐园。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挥洒汗水,播种希望。

睢宁县第四小学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搭建劳动教育平台,打通书本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劳动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睢宁县劳动学科课程共设置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类别10个任务群,全县中小学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将引导学校按照各自的区域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劳动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劳动项目中动手实践,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这样的劳动教育
你觉得怎么样?
留言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