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便民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看乡村嬗变,绘振兴新景

2022-12-15 8:57:12 来源:邳州发布 评论:0

喜看沃野织锦绣

乡村振兴正当时

图片


乡村振兴,项目招引是关键,产业兴旺是基础,政策支撑是保障。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实效,加强乡村振兴发展动力,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强化项目招引,搭建助农平台,实施“金融村官”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招项目

厚植产业发展动能

日前,记者走进八路镇耘海疆盛水果番茄种植项目大棚内,看见一排排番茄植株青翠欲滴,果实圆润饱满,陆续进入成熟期。

图片

“即将上市的是7个棚,还有3个棚正处于快速生长周期,预计年底上市。目前来看,今年单个棚产量能达6万斤左右。”耘海疆盛水果番茄种植项目生产基地负责人孔令飞介绍,水果番茄一年共有5个月的采摘周期,可吸纳30名村民就业。

图片


耘海疆盛水果番茄种植项目是八路镇新招引项目,主要种植台湾“玉女”小番茄。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成温室大棚15座,二期将于明年6月建成。



图片

在做好项目招引同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同步推进。该项目落地后,八路镇围绕优化园区配套,相继完成了道路硬化配电房和变压器配备等,目前供排水设施正在施工。

图片


“我们建设了高标准专渠,打了两眼深水井,涝期便于排水,旱期便于用水。”八路镇政法委员王帅告诉记者。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进一步指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切入点、着力点,注重将项目招引和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全会关于‘做强国家级农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部署要求,立足抓项目、强招商,通过以商招商,带动更多产业、更大项目落户八路,为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增收作出应有贡献。”王帅表示。


搭平台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我市树牢经营乡村理念,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镇依托资源禀赋,形成“政府搭台、农民受益、合作共赢”,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推动资源禀赋与富民增收互促并进。

图片

顾桥村富民产业园是四户镇打造的富民平台之一。眼下,正值大棚蔬菜集中上市期,在顾桥村富民产业园内,芸豆、辣椒、茄子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图片

农户高庆海承包了6个大棚,今年喜迎丰收。他告诉记者:“产业园配套齐全,种植户受益了。我们买好种子化肥,直接种植就行了。”

图片

“产业园占地300亩,共100多个大棚,目前已承包大棚近40个。”四户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张涛表示,富民产业园的建成,在减少农户成本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就业。


为更好推动富民产业园适应市场化需求,降低销售风险,今年,四户镇引进徐州联大农业有限公司,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营”方式,实行统一管理、订单式种植,降低村民种植风险,帮助村民稳定增收。



图片

“以前都是自己找客户,如今统一收购、统一加工,我们只需管理好、种植好。”在高庆海看来,订单式种植让农民种无忧、销不愁。

图片

此外,四户镇坚持龙头带动,以富民产业园作为种植基地,依托镇域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汶河食品厂,建设初加工厂房、冷藏室等设施,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强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图片

“我们把种植基地、初加工基地、深加工基地和市场销路有机串联起来,通过龙头引领,壮大产业集群,带动百姓就业致富,助力乡村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张涛说道。


出政策

激起产业兴旺“一池春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有力支撑。我市用好用足金融力量,聚焦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实施“金融村官”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

图片

今年,八路镇李巷村种植大户邢春梅打算扩建温室大棚,面对资金缺口,便向驻村“金融村官”申请了助农贷款。

“非常方便,推荐的金融产品很适合我们。”邢春梅认为,“金融村官”的到来,直接将金融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能更好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图片

按照“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的总体要求,“金融村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真实详细了解群众需求,帮助农户解决金融服务难题,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

“我们为农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精准提供金融扶持。”李巷村“金融村官”马超表示,李巷村村民大多从事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目前已发展近40个棚。今年以来,已帮助村民办理贷款111笔,惠农贷款共计861.8万元

图片



今年2月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已选派62名“金融村官”扎根派驻村,围绕优势产业、特色行业,加大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的金融支持,重点扶持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架起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



图片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走访对接力度,找准金融扶持的切入点、突破口,减少办贷环节,设立绿色通道,给予信贷优惠,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强村富民添砖加瓦。”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银行保险科工作人员李勤表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

截至目前,我市建有3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邳州木制品产业示范园)、2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蒜产业集群、肉鸡产业集群)、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宿羊山镇大蒜产业为核心区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以官湖镇家居产业为核心的木业加工集中区、以铁富镇为核心的银杏加工集中区)。

全市今年1至10月,农业新签约项目32个,涉农贷款余额659.29亿元,同比增速16.94%。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便民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1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930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