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000件/日!
国内邮件
日最大处理能力超100万件
今年上半年
徐州中欧班列开行210列
可通达欧亚21个国家
陆海联运
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
提升现代物流供给体系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州如何跑出
“加速度”
快跟大徐一起来看看
送达全球
全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是徐州市十大开放型经济平台之一,也是淮海国际陆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启用以来,国内邮件每日最大处理能力超100万件、国际邮件每日最大处理能力超10万件,可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结汇、退税、邮包寄递等一站式服务。开通运营之后,徐州、连云港、宿迁等3个地区的国际邮件在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集散、通关发往世界各地,国际邮件传递时间较以往可缩短2至4天。
近年来,我市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主体,以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先后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全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33.65%,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18%。
四向通达
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8月25日,一列载有11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淮海国际陆港徐州铁路货运中心(铜山站货场)开出,驶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标志着中欧班列徐州—叶卡捷琳堡线路的首发开行。这是今年以来我省开行的第三条中欧(亚)班列新线路,将进一步提升境外通达性,促进徐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互联互通。
近年来,我市持续培大育强物流主体,引进中外运、象屿供应链等枢纽经济企业入驻。累计培育省级示范物流园区9家、省级重点物流基地7家、重点物流企业24家。中林木业、万科冷链等龙头项目基本建成运营。徐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2023年建设名单。
今年上半年,我市国际铁路货运水平不断提升,徐州中欧班列开行210列,常态化运行班列线路18条,可通达欧亚21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依托发达的干线物流通道为机械设备、橡胶制品、纺织品等主导产业提供了完善的物流服务。
多式联运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8月9日上午,从南通港装载着维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进口小麦的集装箱班轮“江海和谐号”缓缓驶入徐州港双楼作业区宏康码头2号泊位进行卸载作业,标志着维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进口小麦“海江河多式联运”业务启动。
7月25日,首批满载104个标准集装箱共计3328吨澳大利亚铁矿砂的列车缓缓驶入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铁矿砂”港际专列的成功启动,为陆海联运打通了新的通道,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建有12个2000吨级装船泊位及待泊泊位,同时配套铁路专用线和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多式联运优势。目前,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已完成智慧港口一期建设,铁水联运平台全面升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开发完成。
徐州港务集团充分利用内河航道资源优势,稳定开行徐州至上海、九江、张家港、武汉等14条内河集装箱航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散改集”“路改水”业务。今年1至6月,内河集装箱累计完成13.1万标箱、同比增长36.93%。其中徐州至广东等华南地区的集装箱运输采用海河联运方式,对比公路运输成本降低60%,一年节约直接物流成本10亿元以上。
我市还探索“铁路箱下水”运输新模式,内联连云港海港、徐州铁路货运中心和徐州海关,外通上海铁路局、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等单位,创新使用铁路集装箱装货,运至连云港港口后可直接装船出海。今年以来,铁海联运累计发送3688标箱、同比增长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