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城街道:个个有亮点,处处皆风景
开栏语
它是群众身边的广播站
让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
它是基层治理的服务站
让各类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它是设在家门口的活动站
让居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沛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整合阵地资源、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举措,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宣传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让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让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近群众,沛县融媒体中心自今日起开设“给幸福加码”专栏。
沛城街道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为依托
紧扣群众需求
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走进好人广场歌风书房,浓浓书香扑面而来,这里环境雅致、干净整洁。书架上摆放了20多个种类近一万五千册图书,极大满足了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这里除了具备图书馆的传统功能,还配备了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能看书、有WIFI,渴了有茶水,累了有休息处,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显示总进馆人数已超过26.5万人。
73岁的韦爱勤老人是这里的“常客”,退休后,她一直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书屋建成后,老人把读书的地方从家里的小书房换到了这个窗明几净的大书屋。
市民韦爱勤:
经常到这儿看书,这些志愿者服务态度很好,感觉非常舒心。
沛城街道充分发挥歌风书房和各村(社区)农家书屋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助力形成城区“10分钟阅读圈”和镇区“30分钟阅读圈”,为群众提供崭新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阅读的人文空间。
沛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陶玉勇:
下一步将以书屋为平台,开展更多亲子阅读、阅读沙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
一块屏幕、一部投影仪,10月25日下午,沛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一场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正在上演。志愿者王悦告诉记者,每周的一三五,实践所内都会开展公益电影放映。这种更接地气、更惠民心、更具活力的方式,能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沛城街道邓园村村民尤佩:
这里的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科技场所,全部对群众免费开放,我经常带家人来这儿。
截至目前,沛城街道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建设,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正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