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好人” 与第四届道德模范名单揭晓
日前
2021—2022年度“睢宁好人”
与第四届道德模范名单揭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
重要回信精神,
广泛挖掘和宣传凡人善举,
传递社会正能量,推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
11月13日下午,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举行
2021—2022年度“睢宁好人”
暨第四届道德模范现场评选会。
应邀参加活动的投票代表有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
先进道德典型代表
以及各镇(街道)代表共68人。
本次现场评选会
全程由纪委监委、公证处工作人员
现场监督、现场公证。
据了解,评选活动自6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前期推荐、评委会评议、考察走访、资格复审,产生了“睢宁好人”候选人28名和第一阶段道德模范候选人5名。
“睢宁好人”评选综合前期网络点赞评议及现场投票结果,计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最终确定10名“睢宁好人”并现场公布结果。
道德模范评选由本届“睢宁好人”总得分最高的当选者,和第一阶段道德模范候选人5名,经现场新一轮公众投票,最终确定1名道德模范并现场公布结果。
2021—2022年度“睢宁好人”
暨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结果
▼
2021—2022年度“睢宁好人”
助人为乐类
王中成 董雪萍
见义勇为类
李梦 钱金良
诚实守信类
熊加群 王桂英
敬业奉献类
夏争春 周维刚
孝老爱亲类
卜凯 高玲
第四届道德模范
夏争春
下面跟着睢小融来了解一下
这些“睢宁好人”和道德模范的
先进事迹吧~
助人为乐类
王中成,男,1969年生,邱集镇王楼村人。2008年汶川地震时,捐赠价值上百万的净化水设备。2019年抗疫期间,为保障医护人员饮水问题,他和大爱无疆团队共同捐赠净化水设备8套。多年来,他持续资助10多名贫困学生,每年捐助资金3万余元。每逢节日,他还会给困难家庭捐赠米、面、油等,得到了乡邻朋友的一致好评。2022年抗疫期间,他始终坚持在一线,白天负责小区消杀工作,夜间配送搬运物资,并给一线义警队捐赠了几十箱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治安大队组织的节日期间义务巡逻和护学助学义务巡逻活动。
董雪萍,女,1983年生,中共党员,双沟镇柳园村人。2020年1月创立柳园村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策划并参与10余次公益活动;2022年1月,她发起“孝爱敬善”饺子宴,免费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送上新年第一份饺子,并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该活动被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报道;2022年3月疫情期间,她主动成为村志愿者,值守卡点、登记追踪信息、宣传防疫知识。平日里,她关爱老人,帮扶弱势群体,在2023年伏羊节义务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送上伏羊汤。
见义勇为类
李梦,男,1993年生,双沟镇新源村三组人。2022年1月19日下午4时左右,新源村一个三年级学生在池塘边玩耍,不慎跌落水中,生命危在旦夕,途经此地的李梦听到呼救声后,毫不犹豫脱下棉袄,跳入刺骨的池塘,使出浑身解数,带着孩子游到岸边,上岸后不顾寒风,把自己的干棉袄披在孩子身上,赢得周边村民的一致称赞。
钱金良,男,1989年生,金城街道三里井社区工作人员,退役运动员。2023年6月12日19时左右,刘庄组居民叶勇家房屋失火,钱金良发现后立即报警,然后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破窗通风防止人员窒息。随后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灭火器,钱金良立刻拿着灭火器开始救火,一个用完,见火势仍未完全扑灭,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再次冲进房内,迅速将火扑灭,但也因吸入太多浓烟头晕呕吐差点窒息。
诚实守信类
熊加群,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王集镇苏塘社区人。20多年前全家借钱为儿子买车跑运输,一次运输中货车自燃,损失近百万元,儿子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儿媳妇也要求离婚。他却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儿子欠的钱我想办法还。”随后他便拿着写满了债主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核对,并对债主们承诺一定会还清一切债务。为了还债,熊加群种植果树、养殖家禽、做装卸工、拉砖石……全家人节衣缩食,终于在2014年还完最后一笔欠款,前后共替儿子还债70余万元,熊加群用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诚信。
王桂英,女,1938年生,中共党员,官山镇水张村人。诚实守信是王桂英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做人准则。2019年,她的大儿子张学青在建筑工地突发意外离世,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儿子生前欠下的近8万元外债让债主找上门来,王桂英向大家保证,借的钱她会慢慢还上,欠钱没有大小之分,不管是1块钱还是100万元,都一定会还清。她和老伴靠着种地和做手工活,一点一点,将欠款还清,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
敬业奉献类
夏争春,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魏集镇老夏庄人,原魏集镇文化站站长。夏争春从事宣传文化工作34年,积极探索宣传文化寓教于乐新方法。他爱岗敬业,每天早上7点前赶到单位处理业务,直到晚上7点下班离开。2014年妻子罹患宫颈癌,他工作照顾两不误,在优秀完成工作的同时,对爱人悉心照顾,赢得周边人的一致好评。他成功策划了四届“魏集西瓜节”、两届“稻蟹节”,参与建设全镇乡风文明馆、村史馆等13处,打造以“黄河娃”为代表的文化节点6处。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他组织人员排练节目,每年下村演出超60场次,获得2012年“舞动乡村先进个人”、2013年“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县级优秀荣誉。
周维刚,男,1965年生,中共党员,睢宁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维刚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推动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他致力于扶持全县文化艺术团队,辅导团队10余个,其中5个被评为省级优秀群众文艺团队。他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和特定群体的文化宣传工作,开展了非遗成果进校园、进消防等活动,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和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周维刚先后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被省文化厅表彰为“群文之星”。
孝老爱亲类
卜凯,男,1953年生,中共党员,王集镇卜马村人。他1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婶子王俊侠患病多年,儿女都不在身边,叔叔去世以后,婶子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他又坚定地扛起照顾婶子的重任,每天给母亲和婶子喂饭、喂药、洗脸、洗脚,不怕脏不怕累,不嫌麻烦。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多年来母亲身上没有生过一处褥疮,婶子的身体也日渐好转,人越来越精神。
高玲,女,1975年生,古邳镇古邳社区人。12年前,弟媳、婆婆突然离世,3年后,弟弟也离世了,剧烈的家庭变故没有击垮高玲。她和丈夫共同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家庭的重担,正在读书的女儿、年迈的母亲、卧病在床的公公、年幼的侄子侄女都依靠着夫妻二人。12年来,高玲每天早起给公公清洗床单被褥,为全家人准备餐食,接送孩子上学,照顾两边老人。在高玲的悉心照顾和带头示范下,女儿考取徐州医科大学本科、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侄子今年也顺利到县城读初中。正是她的这份坚守与付出,换来了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健康成长。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
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
一串串感人的事迹
彰显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起为“睢宁好人”、道德模范
点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