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徐州商业格局迎来巨变!
01.
纵观徐州进入2024年以来的商业表现,格局风向可谓是沧海桑田。一边是一批老牌商业闭店破产,一边是一批新兴业态勇往直前。
这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市场反应就是,不少传统商超纷纷传出“闭店消息”,似乎陷入了一波闭店潮,而新型商超却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深受人们的追捧喜爱。
2024大半年来,徐州几家老牌传统商超接连闭店,从金鹰负一层的苏果和全家福,到云龙万达的永辉超市,还有早些时候的南区卜蜂莲花,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卖场正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视野。
同样的,在当下略显萧条的消费环境下,商场经营第一个思考是『活下来』,其次才是『活得好』,最后才是『活得优秀』。
某种商业业态的经营困境,一般来说,与商场覆盖的客群的消费偏好和能力相关。这也就是商业需要从定位开始的原因。
所以那些没有从消费者思维出发的商场,只能靠运气存活。
最近徐州接连几家老牌商场宣布破产,比如曾经风光无限的蓝天大厦,公开宣布破产,令人唏嘘,不过它后续也将会全新的商业业态出现。
再比如,因企业破产,颐和汇邻湾商业广场被挂牌拍卖了,评估总价6.865亿元,起拍总价约3.84亿,差不多5.6折的价格。
02.
蓄力启程
我们细窥这几家的商场的个中逻辑,不难得出结论。
徐州的商业体,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作为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多的是生活全需求,购物体验逐步边缘化将至少作为顺带行为。
也就是说,综合体不再是纯粹的购物中心,他的发展将不断形成消费者的非购物状态而是成为商务、学习、交流的中心。
购物不是主导而成为了附加行为。因此,体验板块的提升是必然趋势。
东区的商圈历经十几年更迭,依旧发展迅猛,去年爱琴海开业,再加上万达、万科新淮中心、宜家、迪卡侬,一条繁华的街区盘踞再此。
等盒马鲜生开业,东区或将迎来又一波的商业高潮,可见时代的破局者总是敢为人先。
此外,还有以下的商业正在兴建,徐州的商业重心,也必将进行下一轮的腾挪和转变:
南区万科檐语间围绕“檐下聚”这个主题场景,创新打造公园式商业,在徐州难找第二家,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可以放慢脚步,感受松弛的空间。 市中心的德基广场:官宣预计明年年底竣工;项目占地面积60.45亩,由1幢商业裙楼和2幢住宅塔楼组成,据了解,未来将引进国际奢侈品牌、高级珠宝、高级美妆、潮流品牌、设计师品牌等零售商业。 君太平洋位于徐州中心商圈中山北路以西,少华街以北。计划总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南北相对的大型商贸“双子塔”,建设周期2024年-2026年。 华侨城商业广场位于汉风路以东、钱塘路以南,占地55亩,建筑面积17.35万㎡。该项目融合商务酒店、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一站式购物等功能,将为新城区南部板块增添全新的生活娱乐聚集地。 2024年将全部施工完成,3.9万㎡商业主体封顶,工程建设完成约11万㎡。 九里楚汉文创街区位于九里山东路,南临丁万河,与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仅隔一条马路,距离辛山公园1公里、龟山汉墓2公里。 项目占地28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主要风格为仿古建筑,业态为文化旅游街区,总投资1亿元,目前已有3栋楼主体封顶,预计明年竣工。
同样区域要发展,商场布局的业态也很关键。这正是因为在当前的消费行情下,相比“低价”,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极致性价比”。
“消费降级”不是简单的“图便宜”,其背后是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是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是理性消费观的呈现。
因此,无论是何种商业模式,都要在优化供应链、提高商品力、提升服务体验等方面下功夫,维护品牌的长期价值。
所以,相比传统大卖场的规模化闭店,国内会员店市场却加快了拓展速度。
年初的时候,徐州商务局就发布了一则关于《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推进大润发M会员店、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贸企业落户。
现在,盒马鲜生即将兑现!现在我们就期待更高端的商贸企业落户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