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
京东外卖正式上线。
一时之间
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并掀起新一轮的外卖价格战。
在这场混战中,
消费者会是赢家吗?
都市晨报记者实测
三大外卖平台,
揭开价格战背后的真相。
4月24日14点27分,记者在徐州市云龙区绿地商务城附近选取一家轻食店进行实测。该店原价18.8元的轻食套餐,在三家平台呈现不同定价策略:

价格测试结果分析:京东最终支付价比美团低41.8%,比饿了么低44.6%。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商品在饿了么的标价高出美团和京东38.3%,可能存在“先涨价再优惠”的营销策略。

美团外卖展现出最快的配送速度,虽然系统预计送达时间为14点56分,但骑手提前15分钟于14点41分完成配送,是三个平台中最快送达的;
饿了么表现稳定,预计送达时间为14点49分至15点04分,实际于14点51分送达,完全符合预估时间范围;
京东外卖系统预估15时30分送达,实际于14点59分完成,虽然比预计提前31分钟,但仍是三个平台中最晚送达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团采用“聚合配送”模式,单个骑手可同时承接10-15单,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路线;而京东则坚持“精品配送”策略,将骑手单次接单量控制在4单以内,以确保配送质量。

最后,记者发现收到的三份外卖在餐品质量和包装上保持高度一致。拆开包装后可见:三份轻食的菜品搭配、分量完全一致,包括主食、配菜和酱料的摆放都如出一辙。均使用相同材质的环保餐盒,密封方式、餐盒标签等细节一致,餐品送达时均保持完好状态。
记者对知名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的同款饮品进行跨平台比价,结果显示三大外卖平台价差显著,京东外卖以12元的优惠价格领先,较美团19元、饿了么17.1元分别便宜36.8%和29.8%。这一价差主要源于京东“百亿补贴”政策下的专项优惠。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外卖市场竞争已进入差异化补贴新阶段,三大平台各展所长:美团凭借“拼好饭”专区的极致性价比和“神抢手”限时特惠构筑护城河,同时通过会员体系深耕存量用户;饿了么以“超抢手”对标竞品,并凭借“天天爆红包”培养用户黏性;京东则以“百亿补贴”和新客专享券强势突围。外卖平台商户生态呈现差异化发展:京东外卖因入局较晚,目前商户覆盖度显著低于成熟平台,特别在区域特色餐饮和独立咖啡店等细分品类存在明显缺口。记者调查发现,平台商户数量不足带来用户评价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盛赞“配送快、优惠大”,但也有用户抱怨“想点的店都没有”。这种分化反映新老平台的运营差异:美团、饿了么凭借多年积累已形成百万级商户网络,而京东现阶段聚焦连锁品牌合作,导致选择丰富度受限。2024年5月徐州餐饮行业协会市场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京东外卖在徐州市场的商户覆盖率达55%(约4000家),虽快速扩张,但与美团(92%,6800+商户)、饿了么(88%,6500+商户)仍有明显差距。
从品类看,京东在连锁品牌覆盖上表现较好(75%),但本地餐饮(35%)和特色小吃(不足25%)明显不足,其中徐州地锅鸡等特色品类覆盖率较美团低40个百分点。
区域分布上,京东在云龙区、泉山区等核心商圈覆盖率达70%,而铜山区、贾汪区等外围区域仅30%~40%。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正通过降低佣金、流量扶持等策略吸引中小商户入驻,预计暑期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消费者可期待更多本地美食上线及跨平台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