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10时,历时一年又四个月的建设,解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解放北路下穿陇海铁路地下道“卡脖子”难题以高架上跨铁路的形式彻底解决。
解放北路改造工程北起二环北路,
南至淮海东路,
全长约2.5公里,
规模为双向6车道,
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路。
关于解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市城管局重点办主任、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副局长石玉雷表示,它的改造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的改造有效完善了区域路网,打通了路网堵点。“解放北路是贯通徐州市主城区南北向重要通道,沿线小区、学校、商业服务设施多,相交道路多,出入口多。改造前主线双向4车道,跨陇海铁路段双向2车道,区域内东西向路网分布不均,黄河以北东西向交通主要依赖环城路,解放北路与环城路交叉口高峰时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到南北向道路通行能力,城市主干路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石玉雷介绍,工程实施4车道改6车道,通过在环城路交叉口设置分离立交、高架跨越陇海铁路、新建坝子街桥,实现了城市立体交通,打通了路网堵点,增加了路网容量,有效提高了主城区东北片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减轻市区其他南北向既有道路压力。

其次,高标准设计建设助力了沿线棚户区改造和区域城市更新。全线标准段按不低于双向6车道规模进行设计,重要节点立交化处理,信控交叉口一律渠化拓宽,公交车站全部港湾化处理,地块出入口、非机动车道、路边停车都设置了有效的交通隔离设施,再加上坝子街桥下步道建设,都极大改善了居民出行环境,做到改造一条路,出新一条街,服务多片区。第三,通过改造统筹规划综合管线迁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增强市政设施服务功能和城市安全韧性。道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电力及通信杆线入地,美化了城市形象,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热力、燃气、供水等管线同步改造更新,解决了这些管线老化,却无法更换问题,为市政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沿线区域均为建成区,其建设不仅服务周边地块交通出行,促进鼓楼区建设,同时会完善城市布局,提高地区城市风貌,对再现我市现代化城市功能和历史名城悠久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风貌起到重要作用。”石玉雷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解放北路的顺利竣工,离不开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更离不开所有工程人的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第一个技术创新是在坝子街桥施工中,参建单位在不断流条件下实施桥梁拆除,采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拆桥模拟验算,现场采取汽车吊+液压绳锯切割技术,完成了老桥地拆除,自主研制的安全挂绳专利,确保了现场拆除人员安全问题。
另一大创新是装配式墩柱、盖梁预制安装施工。解放北路高架桥全桥采用装配式桥梁构件,为徐州市首次将装配式墩柱、盖梁预制运用到桥梁施工中,即墩柱、盖梁、箱梁在桥梁厂工厂化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先临时存放,然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安装。通过灌浆套筒拼装连接构件,满足设计要求。方便快捷,显著缓解施工期间交通疏导压力,缩短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桥梁施工引起的“噪音、扬尘、封路”对既有交通和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