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转第3笔钱,妈妈一把抢回手机
暑假一到
孩子捧着手机
平板的时间明显增多
而骗子们也瞅准了这个 “黄金期”
就在7月11日,睢河派出所接到一起令人警醒的报案:一位8岁的小女孩在玩热门游戏《蛋仔派对》时,被“免费送皮肤”的诱饵一步步引入圈套,近2000元存款不翼而飞!

当天下午
李女士(化名)的女儿像往常一样
拿着妈妈的备用手机沉浸在
《蛋仔派对》的世界里
突然,一条消息吸引了她的注意:
“加快手号,免费送稀有皮肤!”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
炫酷的皮肤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女儿毫不犹豫地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快手账号

添加成功后
一名陌生男子立刻通过快手联系了小女孩
并开启了视频通话
在视频中
男子用“指导操作领取皮肤”为名
一步步诱导小女孩:
拿走家长手机
让小女孩悄悄拿走妈妈正在使用的手机
镜头对准屏幕
要求小女孩将视频镜头对准妈妈手机的屏幕
下载危险软件
指挥小女孩在妈妈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名为“远程大事”的APP


小女孩打开APP后
骗子瞬间获得了手机的远程控制权
快速操作手机
一笔959.12元,一笔1000元
转走了李女士卡内的1959.12元


万幸的是
李女士平时关注并学习过公安机关
和社区开展的反诈宣传
就在骗子可能进行更大额转账时
李女士察觉到了异常
听到孩子跟人视频
要下载什么软件
结合近期看到的“警惕远程控制软件诈骗”案例
她心中警铃大作

立刻上前查看,果断夺回手机
强行关闭了“远程大事”APP并断开网络连接
正是这基于反诈知识养成的警觉性和果断行动
阻止了骗子后续可能的进一步转账
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
虽然1959.12元已被转走令人心痛
但及时止损同样关键
李女士随即报警,睢河派出所已受理
给家长的“反诈避险”实操指南: 1. 设备管理 • 为孩子准备专用设备,卸载支付类APP(或使用“儿童模式”屏蔽) • 禁用应用商店安装权限,仅允许从官方渠道下载应用 2. 支付锁死 • 关闭微信/支付宝“免密支付”,单笔消费限额≤500元 • 绑定银行卡预留短信验证,转账需二次确认 和孩子模拟诈骗话术,训练“三秒反应原则”: • 听到“免费皮肤” → 回应:“我要问家长!”(立即终止对话) • 被威胁“爸妈坐牢” → 回应:“我现在报警!”(挂断并告知父母) • 要求“下载APP” → 回应:“官方游戏不用装软件!”(举报账号) 关注孩子手机: • 社交软件:排查陌生好友(快手、QQ等添加记录) • 可疑APP:重点筛查“远程”“控制”“助手”类应用(如“远程大事”) • 转账短信:开通银行动账提醒
一次反诈宣传的留心
一个及时制止的动作
挽救了李女士家庭更大的损失
暑假里
请每一位家长务必握紧“安全绳”
将反诈知识内化为守护孩子的本能反应
别让孩子的快乐假期
成为骗子狂欢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