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寒露至。漫步法庭,随风摇曳的桂花,又以四溢的芬芳,倾诉着秋的美好;日月轮回西复东,法庭人的步履匆匆,上演着一日又一日的法庭故事。来到大屯法庭工作一年有余,作为一名司法新兵,在法庭前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下,我深知法庭这十年,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每一位大屯法庭人年如一日的汗水与坚持。伫立于法庭记忆的照片墙,十四任庭长的清晰脉络,俨如历史的长河,不断奔涌向前;映入眼帘的满墙荣誉牌,宛如一册册厚重的书籍,写满了大屯法庭人一路走来的拼搏奋斗。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无声的提醒着后来的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那一张张早已泛黄的照片,从昔日的青砖红瓦到如今的高楼耸立,从积案盈箱的卷宗材料到高效环保的“无纸化”办公,从一身“月牙白”再到一袭“法院灰”,尽管再无法亲历前辈们的筚路蓝缕,但终有幸目睹这千回百折后的“星辰大海”。
触摸着颇显陈旧的“中国十佳人民法庭”木质奖牌,依旧能倾听到历史浑厚的回响。忆峥嵘岁月,再回首,大屯法庭这十年,何尝不是每一位大屯法庭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的十年。人民至上是红色司法基因的鲜明底色,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人民法庭的工匠符号,胸怀天下则是新时代法院人的使命自觉。要将法庭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方便和实惠最大限度留给群众,这个念头时刻摆在每一位大屯法庭人的心头。且看,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草帽法官”头顶烈日,步履不停细细丈量,心系群众颗粒归仓;在谋求多元解纷合力的路途上,“碎碎念法官”无数次的奔波,只为挽救濒临破碎的亲情;在数千群众的期盼中,“平民法官”创新示范调解模式,解决一个、化解一片,一揽子化解群体性纠纷,实现情理法的并融;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宣讲法官”驱动法治宣传“大篷车”,答疑解惑接受咨询,以期法治浸润民心...大屯法庭人正用实际行动将司法为民的情怀融进法庭工作的全过程。
随着法槌声落,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屏幕两端如期进行,当事人双方对簿“云上”,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同步运行,准确识别当事人陈述内容并详尽录入——一场集信息化、智慧化于一体的庭审序幕就此拉开。法庭诉讼服务站内,导诉员正引导群众通过自助填单机,自助立案、查询、送达一体机进行立案;徜徉于“智能中间柜”之间,承办法官在网上对卷宗“一键”同步,解锁“无纸化”办案新模式...,如此“智慧”的画面,放在十年前堪称难以想象,而如今只是近年来大屯法庭“智慧化”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更好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新征程赋予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的新课题。在龙固巡回法庭,一件件涉赡养、邻里纠纷案件得以在“家门口的法庭”里平息;在网格法官工作室,网格法官“游走”于“网上+网下”,用“铁脚板”当好群众“八大员”;在家室调解室,数不清多少个家庭“破镜”得以重圆;在审务工作站,不断输送着惠企惠农的“法治清风”···大屯法庭探索下的社区善治“龙固样本”使“枫桥经验”早已在辖区厚土落地生根。历史是厚重的,时代是鲜活的。每每站在前辈曾同样伫立的地方,仰视悬挂于主楼之上的熠熠国徽,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不只是身着这身制服,更是深知肩上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是啊,四十四载云和月,一代又一代大屯法庭人无怨无悔的将青春奉献于此,用接力式的坚守捍卫司法为民的初心,而今,接力棒已握在我们手中。站在新征程新起点,站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我们必将以磅礴之力赓续为民初心,以青春之我担起时代之责,为大屯法庭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