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防范!徐州疾控重要提醒!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过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5-10月份为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可达39℃以上),剧烈头痛、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通常称为“三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即“三红”)表现,有时还伴有皮疹、出血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可在1-2周内痊愈,少数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季和春季为高发。
感染后典型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具有高度传染性,特别容易在儿童、婴幼儿以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传播。因病程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4-7月为春夏季发病高峰期。
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可通过直接接触病患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其次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症状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一般在2周内痊愈。
5月,气温逐渐升高,空调即将进入高频使用期。长期未清洗的空调,内部会积聚大量灰尘、细菌和螨虫。若直接开启,这些污染物会释放到室内空气中,易引发咳嗽、过敏、肺炎等健康问题。
5月份,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加,食物易腐败变质,且苍蝇活动频繁,其体表及排泄物易携带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餐具传播疾病。此外,假期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多,食物中毒风险相应增加。
食物中毒通常表现为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1.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餐具和厨具要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安装纱门纱窗。水果、熟食切块后尽快食用,存放时加盖防蝇罩,避免苍蝇接触,减少暴露时间,同时注意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减少苍蝇孳生环境。 2.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食物及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3.凉拌菜现做现吃,避免隔夜存放。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食物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冰箱内食物不宜堆积过满,定期清理过期食品。 4.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菌类、野生植物。 5.旅行期间和外出就餐时,应选择卫生资质齐全的餐厅,避免路边无证摊贩,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